|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李氏耕馀小憇园

李氏耕馀小憇园

关键词:小港李家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北仑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en261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2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李名隼、李小威 译

  在宁波镇海崇邱小浃江口,有当地的乡绅李嘉(字梅塘)建筑了园林,为晚年怡养之所,他去世后这园林改称梅公祠。有慈溪名人杨敏曾为他的高大的坟墓作记,他的儿子李云书撰写了梅公祠纪略

  记曰:小港李氏世代居住在大小浃江之间,在笠山之南面,也就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丁鹤年避难地,名字叫海巢。清光绪丁丑年间,李嘉于宅院旁建筑园林,为晚年时頣养之所,名称“耕馀小憇园”。门外匾额称“古海巢居园”,正中称“笠山草堂”。上面书写的自题楹联:

  朝市澹尘缘且钓月耕烟身世略同盘谷隐;

  园林饶野趣願横经负耒子孙长作笠山农;

  看这副对联他的志向和兴趣可想而知。园中胜景各有标题:如水月秋槎、聊可居、小瑯环、笠亭、补石山房、绿云深处、海棠香梦轩、柳隄、柳矶、螺山、狮峯、竹园、梅坡、杏圃、桃隖、双桥、环池、豆棚、菊畦。

  园中景物十分幽雅,来遊玩的人都感叹这里布置的巧妙。若登高望远,海天胜景,尽搜罗眼前,又是别的园林所没有的。

  梅塘公去世了,他的儿子们就在草堂正中供奉他的遗像,所以这园林就称梅公祠。详细内容见长子李云书所撰写的梅公祠记略。

  纪略 梅公祠园林地处二条浃江之间,浃江水在东西二侧,东侧是小浃江,西边是大浃江,北边靠傍笠山,南边有百余步就是我的家。

  由我家向北,过石桥,再折向东,左侧就是梅公祠的南墙,右側就是顺沿河流的长堤。堤的上面,柳树青翠遮阴,围绕布列于门外,这堤就称“柳堤”。

  祠堂门上匾额写着“古海巢居”,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丁鹤年曾在此避难。称“古海巢居”,是因为沿用那“海巢居”的旧名,,因此以“古”加以区别。

  进入园林大门走几步向北转,又有一匾额上写“梅公祠”,门内有一小路,路的东是浃浦学堂的校舍,西就是祠堂的东墙了,由小路向北转,面西边又有一扇门,门里有遊廊,廊的左右都是翠竹。随着走廊向西,又有一门,匾额上称“耕馀小憇”。这“耕馀小憇”是梅塘公所题的花园名,花园是梅塘公所建筑的,是为晚年有个修身养性之所。现在我几兄弟把这奉为先父的祠堂,所以称“梅公祠”。

  由“耕馀小憇”的走廊逶迤向北再向西,过一座桥,树木茂盛,鸟声不绝。面向南有一厅堂,明亮干燥,宏大宽阔,在中间供奉着先父遗像,旁边陈列着祭祀时常用的礼器,还有图书以及海内名流题的屏联,这就是“笠山草堂”,也就是梅公祠的正堂屋。堂的东厢房窗明几净,匾额题“静妙倚栏”。朝东望一片浓密丛生的桂树,屋外有水池,水十分清澈。水池对岸翠竹迎风摇摆,好似向“耕馀小憇”遥拜。遊廊的右侧,水池成环形环绕着草堂,所以称它为“环池”。堂屋的西厢房书籍充满书架,这是藏书之处。草堂面对水,正值环形之中,它的前面是以叠石为山,其中有平台,花木进献美丽,平台的匾额称“自然成野趣”。堂屋的西南角有像船的木屋,这木屋三面临水,这就是“水月秋槎”。靠着木屋向南远眺,重叠的山峦隔着池水看上去爽气迎人,向下俯视水池,水干净透明,游动的鱼也能数清楚。木屋的西南以墙间隔,与南边的石山毗连。由“水月秋槎”过桥向南转再向东,右边则是山岩峭壁凹凸不平,石台阶三五错落排列在旁,游人到此可以休息小坐一会。左侧是桃树、柳树相间,每年到春天时翠绿柳枝、粉红桃花相互衬映,美得耀眼。沿着水向东,到达山脚,水边突出的岩石像器皿,有很多,又因这里的垂柳,称为“柳矶”。“柳矶”上有岩石,可以坐着垂钓。北边面对“自然成野趣”的高台,向西远望“水月秋槎”,一呼一应可互相交接。

  由“柳矶”的东面,围绕着山崖而行,面对北边有一个有窗的居室,这是“补石山房”。居室的西北都是叠石为山,以此居室弥补它的不足,所以有这“补石山房”的名称。

  山房东面另外开辟一个水池,它的形状象砚台。水池的东南是曲折的短廊,与山房的后部相连接。由山房前面的曲径向东,经过螺峯南边连接短廊,北边就是“耕馀小憇”的左侧。由山房后廊,由山房后廊向西走,在山那儿提取道路,曲折登高到达山顶,俯视园内,正对“笠山草堂”的是“狮峰”。

  向东望小浃江之东是青峙、沙湾、竹屿、金鸡,这几座山像棋子般分布。

  向西望大浃江之西的招宝山,虎蹲山相对峙。向北望笠山之外的大海,海水苍茫,波涛起伏,这就是所谓浙海关口要地的蛟门。

  甲申年中法之战,法军来攻关,守关的人用大炮回击,:杀死大量敌军,法军溃不成军,于是溃败离去。居今思昔,感慨万千。

  由狮峯西面下来有一亭子,虽小而很雅致,可对棋,它的形状像斗笠,所以称“笠亭”。再向西南走,转而东下,山腰有龙形翠盖白皮之松,那山脚有金色的、非常香的桂花,这里路窄而且弯弯曲曲,屋子又小又低,面对有花有石,像别有洞天的,是“小琅环”呀,慢步向北,各种奇异的花草长在西墙边,隔着池水闲谈笑语声者传来,这是“水月秋槎”。再几步有一个小厅堂称“聊可居”,暂且可以容纳游客休息。至此前园的风景已经完备依次列出。

  在它的北侧是后园,既进入后园,它的墙与前园相接。沿墙向东,不到十几步,面对南面有一亭子,是用四个石柱支撑,匾上题“绿云深处”。这三面皆水,这里正好是笠山草堂的北边,亭子东西二侧隔水都有低坡,坡上都种梅树,两山屹立围抱的是“梅坡”,北边则是幽静、深暗的竹林,排列繁密森严,这就是“竹园”,它的后面即是“豆棚”。这亭子有二座桥,分别跨越亭子东西二侧。北角就是“双桥”,由西桥而转过去,经过西坡过竹园,从斜径而出去,有一高大房子,匾额写“海棠香梦轩”,这是敬佛之地。折转向南,空地一片,腊梅围绕,中间有孔雀亭,这是前园的北边,刚才就从此进入。

  由东桥走东坡向左转是“杏圃”,也选取竹园的小路,斜行从东边出来,有一扇门,门外场地园子平坦宽阔,秋天种菊,这里就是“菊畦”,转向南,西是“梅坡”,东即“桃隖”,再向南,绿竹美盛与“桃坞”相接,“环池”前有桥相通,桥的西边是笠山草堂的东廂房。

  这个园择地筑屋,至今已三十六年。泉石无恙,景色没变,可是而先父的音容笑貌,渺茫而不可追随抚摸,思念已故母亲真可悲伤恸哭啊!这花园已经绘有图了,今天又记录下来,以便按图循览,至于先父平生事迹另外陈述,事情省略,这里不再陈述了。

  辛酉八月镇海李云书谨述   

  原文载于民国十三年镇海县新志备稿卷上营建志十五、十六页。原文如下:

  李氏耕馀小憇园

  在崇邱小浃江口邑绅李嘉字梅塘筑园为晚年怡养之所殁后改称梅公祠慈溪杨敏曾为之记嘉冢子云书作梅公祠纪略

  记曰小港李氏世居大小浃江之间笠山之南即元高士丁鹤年避地处名海巢者也清光绪丁丑李嘉於宅旁构园为晚年頣养之所名之曰耕馀小憇园门外榜曰古海巢居园之正中曰笠山草堂自题楹联云朝市澹尘缘且钓月耕烟身世略同盘谷隐园林饶野趣愿横经负耒子孙长作笠山农其志趣可想园中胜景各有标题曰水月秋槎曰聊可居曰小瑯环曰笠亭曰补石山房曰绿云深处曰海棠香梦轩曰柳隄曰柳矶曰螺山曰狮峯曰竹园曰梅坡曰杏圃曰桃隖曰双桥曰环池曰豆棚曰菊畦园中景物幽雅遊者皆叹布置之工而登高望远海天胜景罗致目前又为他园所不能有嘉既殁诸子即於草堂正中供奉遗像故园又名梅公祠其详见伯子云书所撰梅公祠记略

  纪略祠本园也地居浃江之间浃江者两水东西夹出东曰小浃江西曰大浃江也北傍笠山南距百馀步即吾家也由吾家而北过石桥折而东左即祠之南墙右则沿水之长堤也堤之上柳阴葱翠环列门外堤即柳堤门有额曰古海巢居元高士丁鹤年尝避地於此曰古海巢居者袭其海巢居之旧名故以古别之也入门数步折而北有一额曰梅公祠门内一径径之东为浃浦学堂校舍西则祠之东墙也由径而北折而西又有一门门之内为遊廊廊之左右翠竹分立由廊而西复有一门额曰耕馀小憇耕馀小憇者先君所题园名也园系先君所筑为晚年怡养之所今吾兄弟奉以为先君祠堂故名之曰梅公祠也由耕馀小憇之廊迤北而西过一桥树色鲜妍禽声上下面南一堂爽塏闳阔中奉先君遗像旁列彝鼎图书及海内名流题咏屏联是为笠山草堂即祠之正宇也堂之东廂明窗浄几,额曰静妙倚栏东望丛桂浓密树外有池水澄洁隔岸翠竹迎风摇拜者即耕馀小憇遊廊之右侧也池作环形环绕草堂故名曰环池也堂之西廂卷帙盈架藏书之处也草堂面池当环之中其前叠石为山其中有台花木贡妍台之额曰自然成野趣其西南隅有榭如舟三面临水者水月秋槎也凭榭南眺层峦隔水爽气迎人下俯清池游鱼可数榭之西南间之以墙与南之石山毗连也由槎过桥而南折而东右则岩崖峭壁凹凸其间石磴三五错列其旁游人到此可以憇坐也左则桃柳间出每当春日翠缕红英芳鲜耀目也循水而东抵山之麓有矶如盂复以垂柳者柳矶也矶上有石可以垂钓北对自然成野趣之台西望水月秋槎呼应可接也由矶之东缘山崖而行面北一轩补石山房也盖轩之西北皆叠石为山以轩补其缺故有是名也山房之东另辟一池其形如砚池之东南短廊曲折与山房之后廊相连属也由山房之面曲径而东经螺峯南接短廊北即耕馀小憇之左侧也由山房后廊西出取道於山曲折登高至於山岭俯视园内正对笠山草堂者狮峯也东望小浃之东青峙沙湾竹屿金鸡诸山如棋布也西望大浃之西招宝虎蹲两山相对峙也北望笠山之外海水苍茫波涛起伏即所谓浙海关隘蛟门是也甲申中法之役法师来叩关守者以巨礮击之殪其渠法不能军遂溃去居今思昔感慨系之也由狮峯西下有一亭小而雅可棋厥形如笠故名笠亭也再西南行折而东下山之腰有龙形翠盖白皮之松其趾有金粟异香月开之桂此处径窄而曲屋小而低对花面石如别有洞天者小琅环也徐步而北奇花林立者西墙也隔水闲谈笑之声者即水月秋槎也再数步有一庼曰聊可居聊以容客之憇息也至此前园之风景巳备历矣其北则后园也既入后园其墙与前园相接循墙而东不十馀步面南一亭石柱四立额曰绿云深处三面皆水其地适笠山草堂之北也亭之东西隔水皆有低坡坡皆植梅两峙湾抱是为梅坡北则幽篁森列是为竹园其后即豆棚也有桥二分跨亭之东西北隅是曰双桥由西桥而趋经西坡过竹园斜径而出有一轩额曰海棠香梦轩礼佛之所也折而南隙地一区腊梅围绕中有孔雀亭即前园之北向所从入也由东桥走东坡左折为杏圃亦取径竹园斜而东出有一门门外场圃平旷秋时艺菊即菊畦也折而南西即梅坡东即桃隖再南绿竹猗猗与隖相接也环池前横通之以桥桥之西即笠山草堂东廂也是园卜筑至今巳三十六年泉石无恙而先君之声音笑貌邈不可追抚念桮棬可戚恸也园即绘有图矣今又纪之者以便按图循览也至先君平生行谊别具事略兹不述也

  辛酉八月镇海李云书谨述

  附件:

  丁鹤年回回人父职马禄丁以世荫为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解官留葬共地至正壬辰昌被兵鹤年年十六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载乌斯道为作丁孝子傅从兄吉雅谟丁为定海令往依焉薦章凡九上皆不受隆冬衣不掩脛守约自甘不乐仕进凡忧愤悲愉皆发之於诗古作短行浑厚清丽尤工七言律鹤年来定所居在浃口曰海巢(明史稿参雍正府志及鲒埼亭集)

  丁鹤年
  (定海厅志)  西域人。父职马禄丁,徙居武昌。至正闲,淮兵渡江袭武昌,鹤年从兄吉雅谟丁为昌国令,徒步往依焉。荐章凡九上,皆不受。既而兵戈四起,匿翁洲海岛。隆冬衣不掩胫。有馈遗者,虽饘粥费无所受。忧愤欢愉,皆发之于诗。其题普陀山七律,至今脍传焉。(定海县志,许志。)

  海巢在小浃江口丁鹤年避地处

  全祖望记残元遣民以文苑巨子而不屈节者盖多有之而为吾乡之寄公者三人九灵戴先生良玉笥张先生宪暨丁先生鹤年也戴寓於慈水张寓於鄞而丁卜居定海其所居在浃口所称海巢是也鹤年之来此也以其从兄吉谟雅丁官定海之故由武昌徒步奉母而来海氛未靖鹤年转徒岛上靡有定止及难稍平始为浃口之巢可为穷矣而宣光纶旅之望至老不衰何其壮也鹤年以朝不坐燕不与之身豈有故国故君之讬寄況又出自西域非有中原华阀之系望乃欲以藜牀皂帽支持一代之星火其亦閒世之豪杰也已桐江一丝扶汉九鼎然则浃口之巢豈不为残元七庙之所维繫哉明室大定鹤年穷益甚顾介亦益甚虽饘粥之需未尝妄受冬衣不能掩脛呜呼陶泉明虽高然尚不却檀道济王宏之餽论者不敢以此遽为泉明眨盖论人者於其大也而鹤年之戛戛则较泉明又过之矣予来浃口求得海巢而过之惊涛落日如闻呜咽之声虽荒芜之余犹令人感慨横生棃洲黄氏论宋元二季人物以为皆天地之元气顾一如阳之遏於阴而不得出其声为雷一如阴之遏於阳而不得入其声为风唏发白石之呤阳气也强厌於元愤盈而无以自洩未百年而高皇帝发其迅雷丁戴诸公之吟阴气也临以明之重阳故不能为雷而如蛊之风不久而散此亦棃洲就其身世而立言耳君臣之义何所逃於天地之閒此耿耿不散者孰为阳孰为阴其激怒旁魄俱足为雷其哀唳悽愴俱足为风不可以歧而视之至於鹤年之诗颉顽於马伯庸萨天锡余廷心之閒则前辈之表章已多尚其少焉者也

  丁鹤年诗           

  海上巢居海若降,三山眼底小如矼

  已攀若木为华表,更立扶桑作翠幢

  蛟室夜光晴烛户,蜃楼秋影冷涵窗

  鷦鷯梦断无因到,惟有同棲鹤一双

   

  又避地             

  避地长年大海东,萧条生计楚人同。

  深春耒耜孤村雨,落日帆樯远浦风。

  那得文章偕隐豹,聊将音问讬归鸿。

  平生自恨无仙骨,五色蓬莱咫尺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588 传真:商务合作QQ45177403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102209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