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文人学者

文人学者

关键词:北仑,历史,人物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北仑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zzhou0314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00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沈焕(1138~1191)

    沈烯,字叔晦,崇邱乡沈家山下(今属枫林乡)人。初学即专攻经史,成年后更勤奋自强,每作文总持之有据,文字清远雄丽。24岁获乡试第二。入太学,学业超人,与诸生相切磋,讲立身之道,倡“务本趋实”。南宋乾道五年(1169)试于南宫,名列第二,授迪功郎,敢于直陈朝政。出任上虞县尉,在任3年,砥砺名节,无一私念;增葺学舍,训导有方;管理属下,约束严明。后调任扬州教授,继奉诏为太学录事。早晚接见诸生,孜孜诲诱,众心悦服,师道大尊。因受同僚妒忌,在职仅80天,调高邮军教授,坦然语友人:“吾岂不知诡随苟容以取光宠,朝夕兢兢,沦胥是忧,故不为也,不愧友朋,去无所恨。”父亡丁忧回家,服满,充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不以职务闲冷而自求安逸,陈规宿弊,尽行革除,由此被荐为从政郎。

    高宗陵墓守护官员繁多,酒食之需,供给浩大。沈焕迭次对安抚使郑汝谐说:国有大丧,为臣子者宴乐自如岂能安心!后被委为检察,于是励精图治,宴乐收敛,支费顿减。逢岁旱,受派至上虞、余姚二县赈恤,安抚灾民,查核户口,按实救济,两县再无逃亡与饿殍。诸司交荐,淳熙十五年(1188),以常格改宣教郎,任婺源县令。焕多年来“滞于铨调”,公论认为不合理,多人向朝廷推荐,但终以小人合谋阻梗未果。久之,始调升舒州通判。光宗时转奉议郎。晚年迁鄞,住竹州,奉母谨,与弟友爱,抚养孤侄,轻财辞受,资用屡竭,口不言贫。

    一度讲学于定海南山学院,倡全县诗礼之训。朱熹曾来与之问辩探讨理学。焕人品高明,文信国说他学问如“秋霜肃凝”,而焕仍自感不足。时人称袁燮、杨简、舒粼与沈焕为“明州四先生”,誉焕为“浙中之梁木”,又尊称为南山先生。理宗即位,追赠朝奉大夫,直文华阁,谥端宪。著有《定川集》卷。

周西(1621~1688)

    周西,字方人,号劲草,家芦江(柴桥)。少好学,父母怜其体弱,稍加节制。乃藏火书室,待双亲熟睡,再点灯默读。又恐灯光外泄,以被遮蒙,不到鸡鸣三次不止,久而被黑如墨。

    崇祯甲申(1644)之变,西闻讯赋诗痛哭,常郁郁不乐。两年后浙东附清,遂弃举业,以教授养母为生。顺治十六年(1659),海盗横行,西奉母避乱遇盗。盗以火灼其母索金。西抱母痛哭,扑灭点燃之火,愿以身代。一盗以刀几断其右指。旁一盗说:“此孝子,乞舍之!”始得免。此后,时避居洪溪,时栖止太白山。感愤世事艰险,寄情诗歌,名为《痛定集》。中年后家境益贫,冬日御一领破袄,寒裂肌肤,苦吟自如。竹笠荆杖,倘徉于山林之间。知县王元士、郝良桐请其修志,书脱稿力拒署名。又勤于著述,于经,则《诗》、《书》、《礼》、《易》、《春秋》、《孟子》皆有图解;于史,则《史记》、《汉书》均有论说;于集,则唐宋杜韩诸大家都有手抄本,汇成《劲草亭诸编》。生平心迹所寄,尤在《防秋谱》一篇,其文甚奇。晚年居鄞县城中,以教授学生老其身。筑“劲草亭”,人称“劲草居士”,以为“疾风劲草,老而益壮”,人称“劲草老生”。有诗文《劲草亭文集》、《痛定集》、《戊戌诗稿》等。

姚燮(1805~1864)

    姚燮,字梅伯,晚号复庄,又号野桥,别署大某、大梅山民、疏影词史、复翁、老复、二石生等。崇邱乡人,生于城关谢家塘。祖辈多寒士,受家学熏陶,五岁时能对客赋《灯花》诗。自幼勤读博学,至老不辍,俗务之暇,辄“坐斗室,陈一编,夜非三鼓不睡也”。诸凡经史子集、道藏释典、稗史杂言、无不观览;诗文书画、戏曲音韵、小说评点,均有造诣。喜旅游吟唱,24岁时结枕湖诗社。因游苏浙名胜,山水陶冶,创作生色。道光十四年(1834)乡试中举,入京会试不第,与名士交游,得鼓励、熏染,艺术功力日臻深厚。大学士阮元以其词如白石姜夔,画如煮石山农王冕,赠号“二石生”。
鸦片战争期间,镇海、宁波相继陷落。乡土沦亡,国家危殆,亲友罹劫,姚燮挈妇将雏,奔走流离,历尽颠沛,诗风大变,写下不少揭露侵略军暴行、投降派丑态,歌颂抗战英烈,反映人民苦难的诗篇,情词悲愤激昂,为浙东抗战诗史。1842年,英军自甬、镇暂撤,燮僦居鄞江桥,与朱立淇同纂《四明它山图经》。秋,移家宁波市心桥南。不久病剧,借寓城北玉清道院,闭门诵经休养五月余,病愈后自号复庄。因科举屡挫,绝意仕进。此时家境又复困苦,吟有“寒衣在典不可赎,赤手思炊米无宿”记实诗。此后寓游杭、苏、沪、京等地,以作画撰文为生。结交既广,流连吟咏,征歌游宴,放佚不羁。金尽则闭门作画,其画仕女花卉翎毛,意境奇特,尤工墨梅,淋漓尽致,款篆“还我原姿”、“方寸千里”以示志。市人争购,称大梅先生。

    1853年,燮离沪回甬,复客象山。10月在小浃江北浒葺修息游园,心绪较消沉。1860年,太平军起义战火迫近甬地,燮避至象山,与欧景辰兄弟及王莳兰等组织红犀馆诗社。其间写《西沪棹歌》120首,自言“似听老妪喃喃语,半述山川半土风”,极有生活气息。为诗社祭酒,和易亲近,对青年循循善诱。鄞县董沛、郭传璞等曾从学于燮,后为浙东名家。郭巨余贤治从燮学画梅,自号“瘦梅子”、“小梅”,示敬仰之心。晚年,致力戏曲、小说与经、史,又雅好音乐,精通音律,自能制曲,著有《退红衫》、《梅心雪》、《苦海航》等传奇及《琴谱雅音九奏》等。为考证古乐、古戏曲源流,访民间艺人,至田头山村,记录民歌民谣,撰写《今乐考证》13卷;编校《今乐府选》500卷,常在雪窗灯下或酷暑斗室、旅途舟中,自夜达旦,校点加批。二书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规模空前的选本与空前的剧目著录”。燮又为清代《红楼梦》三大评点家之一。以“大某山民”署名评点《红楼梦》,赞“雪芹曹氏以函古盖今之学,撰空前绝后之书”。在息游园编写《读〈红楼梦〉纲领》,斥责封建官场,对叛逆者晴雯、尤三姐尤为激赏赞叹,对处于社会底层青年女子不幸命运深表同情。

    一生勤于著述,卒前数日,犹编辑《蛟川诗系》,撰《蛟川先正小传》。遗作尚有《疏影楼词》、《复庄诗问》、《复庄骈骊文榷》等40余种。《清史—文苑传》赞其“所为诗苍凉抑塞,逼近少陵;骈体文亦沈博绝丽......尤工倚声......”。其诗文、书画“流落半天下”。在东冈碶别墅大梅山馆中藏书万卷,内多珍本,今亦散落各处。
燮墓在崇邱剡岙泗洲寺后(现属小港镇)。

虞辉祖(1864~1921)

    虞辉祖,字含章,别署寒庄,邬隘扎马村人。读书能窥题旨,条贯大义,因厌薄举子业,随族史澹初习古文义法。

    中日甲午战争后,受变法图强思想影响,本着实业救国主旨,开始钻研科学。1899年与锺观光等在柴桥组织四明实学会,学习、介绍理化博物知识。后迁宁波辨志书院,试制黄磷成功,至上海开办灵光造磷厂,因缺乏科学仪器设备而亏本停办。1901年与锺观光、虞和钦等邀集同道,在四马路(今福州路)惠福里创办中国第一所科学仪器馆,辉祖任经理,一切规划设施皆其手定,并多次赴日考察。初以销售日产仪器和药品为主,后自制理化、绘图仪器和体育用品,设有标本制作所及模型制作所。又设理科讲习所,编译书籍,传授科学知识,曾翻译《中等初级用理化教科书》。复设分馆于沈阳、汉口。在此基础上,组织起最早的宁波同乡会、浙江旅沪学会,侧重振兴实业和文化传播,虞与锺等均为发起人。不久,该馆创刊《科学世界》。辉祖在《发刊辞》中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指出“学士大夫短于科学之知识,因疏生惰,以实业为可缓,教科偏枯,报章零落,则社会无教育矣;故其人民畏进取,陷迷信,格路矿以风水,掷金帛于鬼神,则无普通之知识矣。以此立国,虽无外患,犹不自保,而况列国竞争,经济问题日促以进,将于亚洲大陆演风毛雨血之剧乎!”还谈及应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重科学,奖实业,使国势勃兴的经验。

    1913年回镇海任县议会参议员。中年后致力文字,且游燕代,出居庸,度辽沈,入云中,经行万里,凡大山巨川名都壮隘,无不登临徘徊,论文谈艺,为文抒慨。平生澹退,不喜纷华,在京时闭门写书,罕与人交,又终岁蔬食,不近肉味。其文尚简淡,师承桐城,深情远思,曲尽言外微旨,不作华丽繁缛之词。每成一文,钩稽往复,常易稿六七次。亲自选刊《寒庄文编》2卷,友人慈溪冯开选辑遗文,续刊《寒庄文外编》1卷。曾在家乡灵峰山腰建四望亭,修桥梁,又与族人清华等创办虞氏小学堂。晚年就山东省长署秘书职,曾指导历城等9县办防疫所,传播和推行医学科学知识。不久又被署为总统府咨议官,后应邀纂修《镇海县志》辞归,未满月病逝。病危时语诸子:“我死都无所恨,独念毕生微尚,专在文字,天不佑年,使我不能穷终推究,可叹之极!”

锺观光(1868~1940)

    锺观光,字宪鬯,柴桥姚江岸村人。幼勤勉好学,其师认为“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观光珍惜光阴,自缚其足于桌腿,以抑制好动,光绪十三年(1887)中秀才后,人谑称“缚脚秀才”。

    时朝政腐败,外患迭乘。观光满怀忧国之情,感慨言道:“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在无力深造境况下,矢志自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科学知识也是这样。”专程赴沪学习日语,了解国外科学史和科学动态,由是学识大增。光绪二十五年(1899),与乡邻黄霖生等购置实验材料、化学物品,约集同道少年,在柴桥组织四明实学会,后迁宁波辨志书院(今市二中址),试制黄磷获成功。又去上海浦东筹建灵光造磷厂,以未能买到机器作罢,乃东渡日本考察。回国后撰《理科通证》,并与人合译《中国通商特产字典》,在沪与虞寒庄、虞和钦创建科学仪器馆,中设理科传习所,传授科学知识。蔡元培曾前往听课,缘此成为锺之良师益友。后参加蔡发起的中国教育会、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入反清革命,研制炸药供革命需要。光绪二十九年(1903),主持原由蔡创办的爱国女校。次年,受聘宁波师范,因被人告密,返回故里。观光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民教育入手不为功”,于是在家乡柴桥与曹赞宸等创办芦渎公学。由于办学负债,且积劳成疾,得蔡助,转杭疗养,休栖于湖山花木之间,进而对研究植物萌生浓厚兴趣,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

    1911年应聘任教育部参事。假日与同道相偕步行京郊西山,采集植物标本。1916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观光受聘为该校生物系副教授,年近五旬,自誓“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于是偕李力仁、张东旭、黄晓春、锺补勤(观光子)南下采集。先至福建、登鼓山,转厦门,又抵羊城,上白云山、鼎湖山,后赴惠州,折返羊城整理分析。次年4月去肇庆,经苍梧入广西十万大山,又西行滇池,入太华山。跋山涉水,经风饮露,8月又作华中、华西之行,登安徽九华,上江西庐山,溯江而上,穿三峡,寻峨嵋,北游太行,又南折开封,经平汉、陇海线返回。翌年9月,足迹又勤,抵浙江海门,上天台,返沪时已近腊月。前后采集之行历时5载,北叩幽燕,南达滇黔,东临浙赣,西登“天府之国”,足迹遍及闽粤,浙皖、川豫、晋冀等11省区,采集腊叶植物标本1.6万余种、15万号,海产动物标本500多种,为北大生物系建立植物标本室,开创中国学者采集和制作标本进行科研工作新时期。后以“旅行采集记”为题,在1920~1921年《地学杂志》上先后撰文10篇,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

    1927年任第三中山大学(今浙江大学)副教授,兼任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利用时机翻越东西天目、四明、天台诸山,得植物标本1000多种、7000余号,创办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植物标本室和中国近代第一个植物园。其间,在普陀山发现珍稀濒危树种鹅耳枥。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教授,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同年秋,应北平研究院之聘,至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学研究,仅在手稿《说文植物类证》中,即对54个科的199种植物作大量考证和订正,被称为植物古籍考证大师。七七事变前夕,被迫携部分文献资料回柴桥姚江岸,继续对古籍植物考证、注释,并续写,本草疏证》。由于资料有限,工作难以继续,更因“心伤国难,而无可致力”,于1940年9月30日在乡病逝。

    观光为中国最早大量采集植物标本的学者,以他命名的植物属名就有锺木属和观光木属,对中国早期植物学研究贡献卓著,其保存旧居16柜腊叶植物标本,已由子补求于1955年无偿赠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镇海人民赞誉其“乐育英才”,北京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与故乡柴桥小学均设“观光堂”,以纪念这位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

虞和钦(1879~1944)

    虞和钦,字自勋,仕名铭新,祖居邬隘扎马村,迁柴桥老上境。父景璜,督课极严,学业日进。14岁,随父诵读于灵山书院。次年父卒,仍往书院从父执虞敦甫习读。20岁,在家乡设塾课蒙。中日甲午战后,知仅恃旧学不足以御侮,慨然以革新学术自任。与锺观光等设四明实业社于柴桥家中,试制成黄磷。继与锺集资创设灵光造磷厂于上海浦东烂泥渡,并入东文学堂习日语,入英文书馆习英语。半年后灵光亏本停办。1900年译著《化学周期律》,为国内最早介绍化学元素周期的文章。次年,与锺等同道创设科学仪器馆,继又分设理科馆。创办中国最早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期刊之一《科学世界》,任主笔;译著理化书文多种,普及理化知识,还撰写地质学、气象学、工程学等科学论文。《中国地质之构造》一文,为20世纪初研究中国地质构造重要论著。创办理科传习所,与锺亲为讲授。1907年发表《有机化学命名草》,“没有造一个新汉字,而能把重要的有机物用译义的方法予以命名”(袁翰青语)。其间,曾参加中国教育会,兼任爱国学校与爱国女校教员。教育会被迫解散后,东渡日本,入清华学校及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科)。留学期间,生计窘困,以译著所入充学费。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归国,应部试,授格致科进士、翰林院检讨,调学部图书局任理科总编纂。1910年举硕学通儒,充资政院候补议员。

    1912年被教育部聘为讲师,先后为主事、视学、编审员。曾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6年,任职期共增小学25000所,增学生50余万人,添设农工商各专门学校,分区设立中学及师范学校10余处,创设国民师范学校。1923年回京任财政部参事上行走。继应陆军检阅使冯玉祥邀任合署秘书,并访苏考察,著有《游苏视察记》。后为热河省教育厅长,兼热河市政筹备处会办。和钦重视文教,虽其时政局混乱,却谓“多办一日事,即为民多造一日福”。两月内新创各类师范与模范小学、通俗讲演所多处。又调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参议、西北军财务委员、绥远实业厅厅长等职,一年间,职务十调,自称“作官如传舍者”。因辞职退居于归化旧城内,凭小屋,纸窗土坑,日事吟咏痛饮。复为晋军商震委任京绥铁路货捐局总办兼绥远货捐分局局长,又任晋缓财政委员。此段时期与诗友徐寿游阴山,寻元陵,吊青冢,访蒙俗,作诗唱和,印有《徐虞于喁集》,自谓“诗境至是一变,有风沙苍莽之致”。1928~1929年,随商震任职于河北、山西间,渐倦于政,云“孔子论治国,先富而后教,而富国莫如实业。”遂于1930年4月,南归上海。秋,设开成造酸公司筹备处,几经困折,始克有成,叹创业维艰,人情险阴,辞职荐方液仙自代,已则从事游钓、著述。在寓所以庭作园,杂植花木,自题其室云:小楼一角,烧饼一盂,老境别开新活计;佳句盈囊,奇书盈簏,归巢重认旧因缘。自号“五隐先生”,谓“隐于书画诗琴舞”。曾于文字之余,创办国际舞学社4年,复于寓庐教授书诗及琴艺。八一三上海事变后,深居简出。1938年复创设开明电灯泡厂和葡萄糖厂于沪。

    和钦少好诗文,老而弥笃,其文宗桐城,上追秦汉,诗尤擅长,时人称其为“宁波杜工部”。其学崇古尚今,以求实用,文理均博,释、道兼通。曾云:“欲使长留天地间,须争松柏于岁寒。然无文字因缘,得供鸿雪之资者,大抵与草木同腐。”著有《和钦全集》18种,其《诗文集》、《性理说》、《文辞我见》、《琴镜释疑》、《诗板臆论》、《徐虞于喁集》等已刊行。现存未刊遗稿盈箧。

徐青甫(1879~1961)

    徐青甫,原名鼎,枫林顾家桥村人。家贫少孤,3岁随母去杭,先后在私塾、义学读书。后中举,游幕皖南北。时国内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技术等学术团体纷纷建立,青甫知不学新知识无以救国,于是自修算学,得其大概。1898年冬返杭教授蒙童,同时入日文学堂习日语。次年冬,进浙江武备学堂任翻译、助教、教授共7年。曾与蒋尊簋等有志青年7人组织“生存会”。后自筹资金,在杭开设图书公司,课余从事著译。经营数年,亏损甚重。1905年离杭,先后在奉天省巡警总局、湖北省清丈局、东省警局、奉天审计处任职。其间曾去日本考察实业、金融、拓殖等事务。

    辛亥革命后,携眷南返,任浙江诸暨、湖北通城县知事。后弃政从商,在奉天等地中国银行任事7年余。1922年冬回浙江,任省政务厅长,协助建立浙江地方银行、浙江实业银行。1926年任省财政委员。1927~1932年初,息影家园,博览群书,研究国情,撰《经济革命救国论》一书,提出救国富国十三策及改革步骤。原浙江图书馆馆长陈训慈谓徐“有独立见解,其著述均从救国富国立场出发,所论切中时弊”。1934年下半年任浙江省民政厅长,一度代理省主席,为政清廉。1937年抗战开始,为浙省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次年当选浙江省国民参政员。1939年2月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同年,举家前往香港。不久迁居重庆,写成《粮食问题之研究》。1946年以后,在《浙江日报》、《浙江经济》等报刊上相继发表《通资联营组织与发展经济之关系》、《粮食调节问题》等论文多篇,在浙江经济理论界引起反响。

    解放后,应邀参加浙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曾任浙江省募集公债委员会主席,带头认购公债两万多元。1955~1958年先后当选为浙江省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

张石川(1890~1953)

    张石川,原名伟通,字蚀川,霞浦人。16岁任职上海华洋公司,入英文夜校苦读,后担任美化洋行广告部买办。1913年受美商聘请为亚细亚影戏公司顾问,主持拍片事务。与郑正秋合组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公司编、导、演、拍全部工作,执导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6年办幻仙影片公司,改编导演第一部喜剧片《掷果缘》,拍摄揭露鸦片毒害的《黑籍冤魂》,终以资金不继而停业。1922年3月再与郑等组织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附设戏剧学校,经营15年,从租借摄影棚开始,发展至拥有两个制片厂、两个有声摄影场,成为当时资格最老,人才辈出,扬名东南亚的影片公司。石川主张拍片应“处处唯兴趣是尚”,所以早期拍摄四部打闹片。因不受观众欢迎,转而同意郑正秋拍摄“正剧长片”主张。1923年底拍摄《孤儿救母记》。该片取材、服装及布景都有较浓烈民族气息,摆脱当时影片欧化通病。1924~1928年,张、郑连继合作编导《玉梨魂》、《盲孤女》等20余部影片。石川为中国武打片创始人,被称为“功夫片之父”,喜好拍摄爱情、香艳故事片。1930年,导演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以后连续拍摄18集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

    1931年后全民抗日怒潮声中,背离时代要求影片已不为群众欢迎。次年,夏衍、郑伯奇、阿英等左翼文艺工作者参加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创作改编《狂流》、《春蚕》等多部进步影片,石川导演《战地历险记》等片。不久,国民党政府加紧文化“围剿”,石川一度动摇制片方针。1936年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明星”再次与党的电影工作者合作,恢复编剧委员会,提出“为时代服务”制片方针,拍摄《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一批电影史上璀璨珍品。上海沦陷时,日军占据明星总厂,石川加入国华影片公司,曾拍摄不少粗制滥造影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担任汪伪“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分厂厂长兼导演。抗战胜利后,退出电影圈。
石川一生拍过长短故事片近150部,是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在实践中不断钻研电影艺术,形成细腻导演风格。摄影场上,若有演员注意力不集中,则声色俱厉,严格要求反复练习直至满意。向演员说戏,善于启发演员进入角色,常说得他们或眼泪直流,或捧腹大笑。又重视发现和任用新人,使30年代不少影星得以成长、发展。

李琯卿(1891~1945)

    李琯卿,名光坫,大碶横河人。幼承母训,崇尚革新,品学兼优,乡里称誉。就读宁波府立中学堂、浙江法政学堂、北京京师大学堂,萌发振兴中华之志。17岁起助创宁绍轮船公司、宁波四明日报馆,投资南通垦务及久大精盐公司。民国初,曾因反袁称帝在上海被捕。后又与沈钧儒等从事宪政运动,倡议浙江自治。1917年与史光墀奉母命在柴桥创办静德女校。其后又与族内兄弟在横河创办敬德、公德等国民学校,被委为灵岩区学务委员,整顿灵峰寺香会香金,用于办学。又成立小学共进会,发刊《小学教育界》杂志,劝办小学多所,使灵岩区小学教育迅速发展。继被推为县教育会会长,提倡义务教育,创办民众学校。1921年起,任县参事会参事、参议会议员,提出办模范小学、恢复县立初中、办幼稚园等教育计划案,在城区办第一模范小学,试行设计教育法,在宁波主办小教暑期讲习会,聘郑振铎、沈雁冰等文化界名人讲课。任省立四师附小主任时,试行设计教育法与道尔顿制。此后任教于省立四中、上海大夏大学、学艺大学等校,与蔡元培、范寿康等过从甚密,曾在宁波成立爱国青年社。1924年继陈布雷出任《四明日报》主笔,鼓吹改革政治,印发《生路》小册子,组织民治教育会,以“炬灰”或“坚白”笔名在《四明日报》上撰文。又为呼吁召开国民会议,至宁属各县演讲。次年五卅惨案后,奔走大江南北宣传呼号。在演讲时经常强调“国格”、“人格”,强调“振兴中华”,感情迸发,时而声泪俱下,时而振臂高呼,壮怀激烈,听者动容。生平崇仰民族英雄岳飞,在敬德小学礼堂中悬挂岳飞像,并将书斋题名“莫等闲”,常以岳飞爱国精神与高尚节操自勉。

    在沪时与醒狮社诸人结识,参加国家主义青年党,1925年再任灵岩学务委员时,由于政见不同,排斥反对国家主义者的教师,遭众指责。1927年四一二反共政变后,惊闻革命志士胡焦琴等被害,极为震怒,但又无能为力,感到国家主义不能救中国,思想陷入苦闷,病患加剧。自此闭门谢客,卧床休养,以研究佛学自遣,然仍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对青年党已失望,以病为由,自动脱离,坚辞曾琦、李璜登门邀约。抗战前后,受《街头讲话》(后改《大众哲学》)、救国会《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宣言等进步书文影响,赞赏其中观点,自称“马友”(马克思义者之友)。支持其子侠民等组织横河抗日救亡工作团,鼓励知识青年们“以笔以舌以血参加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1938年元旦清晨,送侠民、健民等去陕北参加革命。7月,二子奉命返乡,向其述介延安情况与中共路线、方针、政策及救国十大纲领,听后击榻高呼:“中国从此有救了!”于是鼓励子媳等走革命道路。子女儿媳先后有10人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冬,在住宅厅堂病榻上作题为《教育与壕沟——抗战中的教育》演讲,呼吁中国的小学教师们“认真地负起责任来,把每一个小学生训练成伟大的民族英雄,消灭敌寇汉奸,打击国际法西斯,挽救我们垂危的国运,复兴我们衰老的民族......"时属寒冬,琯卿身着汗衫,尚挥扇不止,听者感动。爱国老人唐爱陆称誉“这是一次教育救国的讲学”。又经常口述讲稿请人笔录,同青年们讨论国家民族前途及青年使命。虽长期半身不遂,仍利用自己社会身份,为革命活动提供安全保障。中共宁绍特委领导人于1941~1943年间经常借李宅召开重要会议,中共干部也常借住李宅,李之家人均尽心照护,琯卿则在楼下以卧床养病掩护。1943年2月,侠民牺牲,悲痛之极,其悼念诗中有“遍地自由花开日,我家将得一枝来”之句。并表示:“我还有好几个子女,可以继续奉献给革命。“逝世后,《镇海日报》载文赞李琯卿说:“他的最感人处,是他有一副爱国、爱人类的热肠。”

胡静园(1893~1957)

    胡静园,柴桥车门里人。幼家贫,读於私塾,后为雕花匠。20岁方借资求学于宁波省立第四中学。毕业后在县立小学任教。五四运动期间,在柴桥发起组织商学联合会,掀起反帝、反买办、反土豪劣绅、抵制日货的浪潮。1924年加入国民党,在镇北发展国民党基层组织,开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第一次大革命前夕,参与接收镇海县公署、县议会、各乡镇自治委员会,成立县农民协会,担任农民部长,收缴缉私营枪支武装农民,成立城郊、江南、江北农民自卫队,组织宣传队,宣传贯彻“二五减租法”,后兼任县政府民治科长,参加县逆产处理委员会,查封傅筱庵财产。四一二反共政变时被缉,避至上海,立誓不向反动势力低头,决心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执教于宁波旅沪同乡会第六、第十小学,介绍聘请中共党员进各校任教,掩护上海救国会同志活动,动员60余名青年学生先后参加革命。1945年回乡后任山门、通德、霞浦、解浦、城关等小学校长。
静园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鼓励子女投身革命。1938年夏,安排长子威庭奔赴延安。继送嵘庭(涵秋)、峨庭去苏北参加新四军。得知诸子均为民族解放而战,倍加称勉。珍藏一张三只骆驼负重跋涉瀚海的照片,上题“任重道远”四字,认为它象征三个儿子在革命征途上前进,常凝视怀念。任教时其言行已受到国民党当局监视,但仍着意保护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执教数十年,治学严谨,爱护学生,主张知行合一,并身体力行。解放后,因年迈多病辞职,并辞谢人民政府特殊照顾。1954~1955年为县人大代表,广泛联系教师群众,听取反应,向大会提建设性意见。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铧梨一部捐赠农业合作社。县人民委员会奖赠“一门光荣”匾额,誉为县模范军属。

童葵轩(1896~1987)

    童葵轩,字映榴,霞浦下洋村人。幼年勤奋好学,初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后入南京高等师范攻读机械专业。与同乡张季言同窗,常以实业救国、科学救国互勉。1919年高师毕业,留校任系实习工场主任,继改任教职,先后任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吴淞水产学院助教、教授。

    1925年与弟信畜创办恒新贸易公司。1935年起增建机器制造厂,研制成功二号万能铣床。解放后该厂扩建为上海第四机床厂和上海重型机床厂。抗战胜利后,葵轩与周仁恩等创办华兴打捞公司,打捞战后沉船。上海解放初期,曾成功地主持设计打捞火车渡轮“南京号”等多艘沉船,受到中央主管部门嘉奖。1951年参与组建中国人民打捞公司,并将华兴公司并入,任技术顾问和副主任工程师;复任扩建后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高级工程师。50~60年代中期,多次指挥大型打捞工程,深入船队,研究采用“压气抽水”新方法,大胆设计试用打捞浮筒进行断船整捞技术,首次成功捞起严重影响长江口航道的“捷喜号”货轮,为我国打捞事业利用浮筒断船整捞技术作出开拓性贡献。

    1965年退休后,仍关心救助打捞事业,编写打捞工程技术讲义资料。83岁时被聘为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技术顾问,参加海科院筹建,参与制定海科院技术发展方向,关心饱和潜水技术发展,直接指导海科院承建第一条厦门至鼓浪屿海底输水管道铺设工程,以耄耋主龄为打捞“阿波丸”沉船出谋献策。1986年被市科协推荐为著名专家、学者之一。葵轩关心故乡教育事业,曾在30年代与弟信畜等协力迁建兴办鼍山小学。

丁佐成(1897~1966)

    丁佐成,下邵丁家山村人。1918年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后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电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其间,兼在西屋公司仪表厂工作,曾去威斯登电表厂参观,受拒并遭“中国人想制造电表要再等三十年”等语讽刺。1925年3月,放弃在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决心自力更生开拓仪表工业,盘下美人在上海博物院路20号修理幻灯机的机器设备,建立中华科学仪器馆。初创时仅6000元资金,4名从业人员,1台钻床及少量手工用具,只能修理幻灯机和电表。后研制成船舶和航空用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承包当时中国航空公司两条航线上通讯设备,并为招商局轮船装置收发报机,盈利14万元。1927年,与宁波巨商朱旭昌等合作,组成大华科学仪器馆股份有限公司。佐成任经理,设计制造船用无线电,以抵制当时外商抬价敲榨,亲自为宁绍、三北、招商局各公司轮船安装,营业蒸蒸日上。1928年职工增至50余人。次年10月,试制成中国第一台R301型直流电表,又制造各种类型、规格的交、直流电表及电力表、功率因素表等,代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鲍西—劳姆光学仪器公司等远东经销业务。曾以一流的医疗仪器设备资助当时由其长兄丁立成任院长的宁波华美医院(今宁波第二医院前身),承担患重病职工一切费用。日本侵华期间,拒与日人合作制造航空仪表,工厂产销发生困难。遂一面经商,以商养厂。抗战胜利后再度去美,收取代销佣金,购买制造电表原材料,陆续寄回国内。解放前夕,拒绝亲朋劝其去台,将多年盈资买地皮,购钢材,置设备。解放后,又建装配大楼、车间、食堂。当时大华厂厂房、设备为国内一流,电表产量居全国第一。1954年参加公私合营,改名为大华仪表厂,任总工程师,负责全厂技术改革。50年代试制出工业用自动记录仪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热处理等领域。

    佐成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上海市物理协会理事,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和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66年12月病逝。1979年得平反昭雪。

李秋君(1899~1973)

    李秋君,女,名祖云,别署欧湘馆主、欧湘馆女,小港李家人。1922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初从长兄祖韩习书作画,后师从女画家吴淑娟。其兄与名画家张大千至交,秋君因与之结识,志趣要投,情如兄妹。常论书谈画,切磋琢磨。张多予指点,秋君视之如良师益友。1933年在沪创设女子书画会,何香凝、经普椿等均为该会画友。抗战时发起组织灾童教养所,收容灾童。1948年,李、张同届五秩,陈巨来刻治“百岁千秋”印一方,集二人之名,供合作书画时盖用,传为艺坛佳话。不久,张夫妇离沪去台。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妇联执委及中国民主同盟会上海市委委员等职。1962年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
一生与丹青结缘,终身未婚。其临摹古画,得董北苑、董其昌法,风格颇似大千,而古拙凝重;所画仕女端庄沉丽,具唐人风格。传世作品有《假日》、《渔舟待发》、《向东海要鱼》等,现藏上海中国画院。

    1973年3月病逝于沪,张大千在台闻讯,极表痛悼,致书在香港的秋君之弟祖莱,谓“惊痛之余,精神恍惚,若有所失。”“史(大千)将心丧报吾秋君也。”

乐嗣炳(1901~1984)

    乐嗣炳,又名山、观,大碶湖塘人。1919年赴沪,两年后,经许地山介绍参加文学研究会,常与沈雁冰等研讨民族语言学,与陈望道、胡愈之等同为大众语运动发起人。曾任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中华书局编辑,上海艺术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编《儿童歌谣》八册和选辑民谣万首。

    抗战期间去广西大学任教,举家迁居少数民族杂居的三江县,常跋山涉水,深入各山寨村庄,博采民风歌谣,撰写《民俗学是什么时候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歌谣与风俗》等。1941年受聘为广西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导师,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问题,写出不少调查报告,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提供第一手资料。1953年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上海语言学会理事。至80年代,虽届老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研究民俗学,并将1563件珍贵文物献给国家。著有《国语学大纲》。

鲁彦(1902~1944)

    鲁彦,原名王锡成、返我,后改忘我,又名衡,笔名鲁彦,大碶王隘村人。14岁就读养正国民学校,后转灵山高等小学,以贫辍学。16岁进上海三菱洋行当学徒,入补习夜校,接触新思潮。五四运动后赴北京,参加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半工半读,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生。听鲁讯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等课程,跟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学世界语,并加入文学研究会与世界语学会。1923年任爱罗先珂助教。次年初任教长沙协均中学,未几返京,从事著译。最初发表的短篇小说《狗》、《秋雨的诉苦》等俱收在小说集《柚子》内。自云“写那些文章的时候,我的年纪还轻,所以特别来的热情,呼号、咒诅与讥嘲常常流露出来。”《柚子》一文控诉封建军阀杀人如麻罪行。其余各篇多半描写故乡风土人情和农民不幸,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茅盾(沈雁冰)特别赞扬鲁彦那些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1926年任教长沙第一女子师范。1927年5月底应聘至武汉编辑《民国日报》副刊。次年至南京国民政府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因如实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被撤职。1929年夏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为邻,笔耕度日。后为厦门《国民日报》编副刊,并在厦门大学兼课。1932年末,与妻覃英去莆田韩江中学任教,曾返大碶家乡,目睹农村残破景象,酝酿长篇小说《野火》(后改名《愤怒的乡村》)。1935年回沪,接受鲁迅指导帮助,十分敬仰鲁迅,鲁迅也亲切地称其为“吾家彦弟”。《灯》和《柚子》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1937年5月《愤怒的乡村》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内迁。次年初到长沙,为田汉主持的《抗战日报》编副刊。不久应郭沫若邀,去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写下《炮火下的孩子》、《伤民旅馆》等4篇控诉日军暴行作品。1939年10月至桂林任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主席、文化供应社编辑、桂林高中教师。贫病交迫,携家辗转湘桂间,颠沛流离,病情恶化。1944年8月20日逝于桂林医院,葬于该市七星岩后。周恩来曾致电吊唁,并托人送抚恤费万元。巴金在悼念文章中称其在长期的困苦中并不曾磨去锐气,“象一个死在战地上的兵士”。
鲁彦一生坚持“文艺为人生、文艺为社会”主张,以短篇小说和散文著称。一生创作及编写翻译出版近30种集子。

乐嘉煊(1907~1950)

    乐嘉煊,中国世界语运动开拓者之一,小港港口村人。早年求学上海立达中学、上海政法大学。1929年6月,与友人发起组织汉口世界语同志会,开办世界语星期学习班。次年,改为汉口世界语学会,出版《希望》月刊。1931年,与两年同道徒步南下广州,又沿闽浙至沪,一路宣传世界语。同年底,参加中国左翼世界语联盟,先后开办世界语函授学校、世界语讲习班,创办世界语刊物《世界》。1933年1月成立上海世界语者协会。许多青年在讲习班上受到进步思想影响,投身革命。又开办国内第一个世界语书店。1938年初赴武汉,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国际宣传科从事世界语工作。武汉失守,随第三厅辗转至重庆,创办世界语杂志《中国报导》,宣传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恢复出版《中国怒吼》,并建立中国第一个世界语印刷厂。郭沫若曾赠诗一首:“大礼同天节,典型数所生,槁枯终不舍,情谊见精诚。”1946年随军调小组由重庆抵南京转苏北淮阴解放区。9月至山东,在山东新华书店编辑部工作。边养病边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及报刊重要社论译成世界语,向国外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和解放区成就。1949年因心脏病住入山东军区卫生部第三医院。次年3月5日病逝,葬于潍县坊子革命烈士公墓。

    著有《世界语初级讲义》、《世界语初级班读本》、《天文学》《汉世对照》《世界语科学小丛书》之一。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588 传真:商务合作QQ45177403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102209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